中文名 | 氟硼酸 |
---|---|
英文名 | tetrafluoroboric acid |
中文别名 |
四氟硼酸
一氢四氟硼酸(1-) |
英文别名 |
Borofiuoric acid
EINECS 240-898-3 fluoroborate acid FluroboricAcid Fluoroboric acid Tetrafluoroborsure BOROFLUORIC ACID FLUOBORIC ACID Tetrafluoroboric acid MFCD00011345 fluoroboric borofluorid |
密度 | 1.38 g/mL at 20 °C(lit.) |
---|---|
沸点 | 130°C (dec.) |
熔点 | -90°C |
分子式 | BF4H |
分子量 | 87.81260 |
闪点 | −40 °F |
精确质量 | 88.01070 |
LogP | 1.41250 |
外观性状 | 无色液体 |
蒸汽压 | 39100mmHg at 25°C |
储存条件 |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稳定性 | 1.氟硼酸在浓溶液中稳定,加热到130℃时分解。能和水或醇相混溶。在水溶液中缓慢分解生成羟基氟硼酸(HBF3OH)。与玻璃表面接触时稳定性逐渐下降,0.047 mol/L氟硼酸溶液在玻璃容器里保存32天后水解度由20.6%上升至72.6%。具有强腐蚀性,但在常温下不侵蚀玻璃。能同金属元素、金属氟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碳酸盐反应生成相应的氟硼酸盐。有毒!与水共热时生成氟氧硼酸(HBF3OH),热至130℃时分解,相对密度1.32,是一种很强的一元酸。但在室温时对玻璃不侵蚀。能与水或醇相混溶。氟硼酸只能在水溶液中存在,有毒,其容许浓度为2.5mg/m3。 2.稳定性 稳定 3.禁配物 强碱 4.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 5.聚合危害 不聚合 6.分解产物 氟化氢 |
水溶解性 | MISCIBLE |
分子结构 |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的 2、摩尔体积(cm3/mol):无可用的 3、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的 4、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的 5、介电常数:无可用的 6、极化率:无可用的 7、单一同位素质量:88.010744 Da 8、标称质量:88 Da 9、平均质量:87.8126 Da |
计算化学 |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5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5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9.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 |
更多 | 1.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2.熔点(℃):-89.9 3.沸点(℃):130(分解) 4.相对密度(水=1):1.84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0 6.饱和蒸气压(kPa):0.67(20℃) 7.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 |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因咽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遇H发泡剂立即燃烧。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氟化氢、氧化硼。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比色法(EPA方法 340.1、340.3) 等离子体光谱法(EPA方法 200.7) 5.环境标准: 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2.5mg/m3[F]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按酸灼伤处理。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二氧化碳、砂土。 |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100mg/kg(大鼠经口);<50mg/kg(小鼠经口) 2.刺激性 暂无资料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暂无资料 2.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HEALTH HAZARD DATAACUTE TOXICITY DATA
|
危害码 (欧洲) | C:Corrosive |
---|---|
风险声明 (欧洲) | R34 |
安全声明 (欧洲) | S26-S36/37/39-S45-S37 |
危险品运输编码 | UN 1775 8/PG 2 |
WGK德国 | 1 |
RTECS号 | ED2685000 |
包装等级 | II |
危险类别 | 8 |
海关编码 | 2811199090 |
海关编码 | 28111990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