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化源商城
入驻化源商城

氰尿酸

更新时间:2024-01-01 22:24:47

氰尿酸结构式
氰尿酸结构式
品牌特惠专场
常用名 氰尿酸 英文名 Tricyanic acid
CAS号 108-80-5 分子量 129.074
密度 2.0±0.1 g/cm3 沸点 793.4±43.0 °C at 760 mmHg
分子式 C3H3N3O3 熔点 360 °C
MSDS 美版 闪点 433.6±28.2 °C

 氰尿酸用途


1,3,5-Triazine-2,4,6-triol 是一种生化试剂,可作为生物材料或有机化合物,用于生命科学相关研究。

 氰尿酸名称

中文名 氰尿酸
英文名 cyanuric acid
中文别名 1,3,5-三嗪-2,4,6-(1H,3H,5H)三酮 | 氰脲酸 | 2,4,6-三氟-1,3,5-三嗪 | 1,3,5-三嗪-2,4,6-三醇 | 三嗪-5 | 2,4,6-三羟基-1,3,5-三嗪 | 三聚氰酸
英文别名 更多

 氰尿酸生物活性

描述 1,3,5-Triazine-2,4,6-triol 是一种生化试剂,可作为生物材料或有机化合物,用于生命科学相关研究。
相关类别

 氰尿酸物理化学性质

密度 2.0±0.1 g/cm3
沸点 793.4±43.0 °C at 760 mmHg
熔点 360 °C
分子式 C3H3N3O3
分子量 129.074
闪点 433.6±28.2 °C
精确质量 129.017441
PSA 98.58000
LogP -1.41
外观性状 白色结晶粒状或粉末
蒸汽压 0.0±2.9 mmHg at 25°C
折射率 1.748
储存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采用塑料桶或内衬塑料袋的铁桶包装,防热、防晒、防潮。按剧毒化学品规定贮运。

稳定性

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在动物试验中证明急性毒性不明显,大鼠灌胃30mg/kg,每周六次,连续6个月,使体重增长延缓。但局部注射可引起肉瘤。对人体皮肤及黏膜有刺激性,在330℃以上分解产生氢氰酸。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局部过热现象。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

水溶解性 0.3 g/100mL (25 ºC)
分子结构

1、 摩尔折射率:26.17

2、 摩尔体积(cm3/mol):64.3

3、 等张比容(90.2K):234.7

4、 表面张力(dyne/cm):176.6

5、 极化率(10-24cm3):10.37

计算化学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2

2.氢键供体数量:3

3.氢键受体数量:3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5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87.3

7.重原子数量:9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36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更多

1. 性状:无味白色结晶

2. 密度(g/mL,20℃):1.768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360

5. 沸点(ºC,常压):未确定

6. 沸点(ºC, mm Hg):未确定

7. 折射率(D20):未确定

8. 闪点(º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C):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 未确定

11. 蒸气压(mmHg, 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微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浓硫酸、热无机酸。

 氰尿酸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三聚氰酸;氰尿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Cyanuric acid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108-80-5
分子式: C3H3N3O3
分子量: 129.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三聚氰酸;氰尿酸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聚氰酸 100 108-80-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健康危害: 目前,未见职业中毒报道。需注意浓溶液中分解产生NCl3及加热时产生氰酸时的危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清洗污染皮肤。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饮适量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放出剧毒的氰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氢。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无意义
自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戴好口罩和手套。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到空旷处焚烧。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0.5mg/m3 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可采用安全面罩。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手防护: 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略带苦味、晶体。
pH:
熔点(℃): >360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1.7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分子式: C3H3N3O3
分子量: 129.08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微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浓硫酸。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氢。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属微毒类。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对小鼠有轻度致肿瘤作用。 LD50:大鼠经口:7700mg/kg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3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氰尿酸毒性和生态

氰尿酸毒理学数据:

1、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7700 mg/kg

氰尿酸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水有稍微的危害。

氰尿酸毒性英文版

 氰尿酸安全信息

个人防护装备 dust mask type N95 (US);Eyeshields;Gloves
危害码 (欧洲) Xi:Irritant
风险声明 (欧洲) R36/37/38
安全声明 (欧洲) S26-S37/39
危险品运输编码 UN 3389 6.1/PG 1
WGK德国 3
RTECS号 XZ1800000
危险类别 3.0
海关编码 29336980

 氰尿酸合成线路

 氰尿酸制备

1.由尿素聚合而得。将尿素与氯化铵混合,加热融熔,搅拌升温至210℃溶液变稠,升温至230℃以上融熔物渐渐固化,翻炒均匀,继续升温至250℃,保温15min。冷至100℃,加少量水浸泡,降至常温,在水中浸泡后粉碎,滤出固体物。将水和盐酸加入固体物中,搅拌加热至110℃,保温3h,分次补加盐酸和水,降温至30℃,水洗至中性,过滤,滤饼用水洗涤,干燥得成品。工业品纯度≥95%,每吨产品消耗尿素1200kg。

108-80-5 preparation

2.尿素高温热解法 以尿素为原料,经高温热解制得粗三聚氰酸,再经硫酸酸化、过滤、水洗、干燥即制得三聚氰酸成品。反应式如下:

108-80-5 preparation

热解工序 尿素与氯化铵以1∶0.04的比例投入不含铁质的器皿中,逐个放在小车上,用液压机将满载物料的小车顶入具有温度梯度的隧道窑内(小车以15~20min的间隔进窑),经预热、升温、恒温、降温四个不同区域,尿素被熔化、脱氨聚合生成65%~85%的粗品三聚氰酸。四个不同温度区的控制温度分别为1点260℃、2点290℃、3点270℃、4点150℃,物料在窑内的时间为6~7h。

精制工序 将粉碎后的粗品三聚氰酸加入装有含量为23%~25%硫酸溶液的反应釜(夹套搪瓷反应釜)中,用蒸汽加热至170℃煮沸反应,使副产物三聚氰酸一酰胺、三聚氰酸二酰胺重新转化为三聚氰酸。经过7~8h反应后,向夹套中通冷却水,将物料冷却至90℃以下,然后放入洗料池中,水洗至pH>4,抽滤得水分含量<25%的湿品三聚氰酸。

烘干工序 采用箱式烘干器干燥。物料初水分含量<25%,干燥后的终水分≤0.5%。

 氰尿酸海关

海关编码 2933699090
中文概述 2933699090 其他结构上含非稠合三嗪环化合物. 增值税率:17.0% 退税率:9.0% 监管条件:无 最惠国关税:6.5% 普通关税:20.0%
申报要素 品名, 成分含量, 用途, 乌洛托品请注明外观, 6-己内酰胺请注明外观, 签约日期
Summary 2933699090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an unfused triazine ring (whether or not hydrogenated) in the structure。Supervision conditions:None。VAT:17.0%。Tax rebate rate:9.0%。MFN tariff:6.5%。General tariff:20.0%

 氰尿酸文献30

更多文献
Validation of a rapid method of analysis using 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for nitrogen-rich adulterants in nutritional food ingredients.

J. Chromatogr. A. 1373 , 106-13, (2014)

A method for the rapid quantification of 9 potential nitrogen-rich economic adulterants (dicyandiamide, urea, biuret, cyromazine, amidinourea, ammeline, amidinourea, melamine, and cyanuric acid) in fi...

Defining sequence space and reaction products within the cyanuric acid hydrolase (AtzD)/barbiturase protein family.

J. Bacteriol. 194(17) , 4579-88, (2012)

Cyanuric acid hydrolases (AtzD) and barbiturases are homologous, found almost exclusively in bacteria, and comprise a rare protein family with no discernible linkage to other protein families or an X-...

Comparing atrazine and cyanuric acid electro-oxidation on mixed oxide and boron-doped diamond electrodes.

Environ. Technol. 34(5-8) , 1043-51, (2013)

The breakdown of pesticides has been promoted by many methods for clean up of contaminated soil and wastewaters. The main goal is to decrease the toxicity of the parent compound to achieve non-toxic c...

 氰尿酸英文别名

1,3,5-Triazine-2,4,6-triol,2,4,6-Trihydroxy-1,3,5-triazine
cp4789
T6N CN ENJ BQ DQ FQ
Triuret
Isocyanuric Acid
Tricyanide
2,4,6-Trihydroxy-1,3,5-triazine
trihydroxytriazine
s-Triazinetriol
MFCD00014597
2,4,6-trioxo-s-triazine
1,3,5-triaza-cyclohexane-2,4,6-trione
Cyanuric acid
1,3,5-triazine-2,4,6-trione
T6MVMVMVJ
Tricyanic acid
TRICARBIMIDE
EINECS 211-620-8
1,3,5-Triazine-2,4,6-triol
1,3,5-Triazine-2,4,6(1H,3H,5H)-trione
1,3,5-Triazinane-2,4,6-trione
Zeonet A
品牌现货直购
推荐供应商:










查看所有供应商和价格请点击:

氰尿酸生产厂家

氰尿酸价格